宏恩基督教學院畢業典禮 (Chinese version only)

畢業生獲頒授榮譽學士學位、高級文憑、專業文憑及文憑 2023-11-11 宏恩基督教學院於2023年11月11日舉行畢業典禮,頒授榮譽學士學位、高級文憑、專業文憑及文憑給2023學年畢業生。學院很榮幸邀請到首席贊助人鄭建平先生在百忙之中抽空出席典禮及擔任主禮嘉賓;宏恩基督教學院校董會主席原樹華先生主持頒授儀式;宏恩基督教學院校長崔康常博士, BBS, JP及出席典禮之校董會成員分別頒發畢業證書給各畢業生。當日出席典禮的畢業生共有59名,學院校董會成員、校務行政議會成員、教學團隊及畢業生親友亦一同見證此重要的時刻,分享他們的喜悅。 主禮嘉賓鄭建平先生於典禮上致辭時表示:「我十分榮幸及感恩能夠出席宏恩在疫情後舉辦的第二次畢業典禮,能夠見證宏恩的發展,並為一眾優秀的畢業生送上最真摯的祝福。感謝神的恩典及帶領,使宏恩自成立以來培育了不少的學生,畢業後回饋社會。」他在典禮上亦不忘宣揚福音,並勉勵畢業生及在校的學生相信主,傳揚基督的愛,互相守望。 宏恩基督教學院校長崔康常博士, BBS, JP在典禮上衷心恭賀一眾畢業生學有所成,他深信畢業生在宏恩所學習到的知識和經驗,以及所建立的人脈網絡必定畢生受用。崔校長亦勉勵畢業生:「雖然畢業的同學已投身社會工作,宏恩永遠會給予你們最大的支持,歡迎畢業生探訪母校及參與學院的活動。」崔校長亦在典禮上衷心感謝主禮嘉賓鄭建平先生的慷慨捐獻,以成立宏恩基督教學院,至今學院已經有5屆學士課程畢業生;崔校長並向所有曾經贊助及支持學院成立及發展的社會賢達、教會、團體及機構致謝。最後,他祝願各位畢業生在未來的生活和工作上都充滿上帝的恩典和引領。 出席畢業典禮的畢業生分別來自社會工作榮譽學士課程、心理學榮譽學士課程、幼兒教育高級文憑課程、心理及輔導學高級文憑課程、基督教事工高級文憑課程、物業及設施管理專業文憑課程及大學基礎文憑課程。當日典禮的氣氛既莊嚴又溫馨,在場的畢業生和嘉賓均渡過了一個美好及難忘的下午。 圖片說明: 圖 1:首席贊助人鄭建平先生出席宏恩基督教學院於2023年11月11日舉行之畢業典禮,並擔任主禮嘉賓。 圖 2:宏恩基督教學院校長崔康常博士, BBS, JP在典禮上衷心感謝主禮嘉賓鄭建平先生的慷慨捐獻,以及社會賢達、教會、團體及機構的贊助及支持。 圖 3:宏恩基督教學院校董會主席原樹華先生(左)、主禮嘉賓鄭建平先生(中)與宏恩基督教學院校長崔康常博士(右)合照。 圖 4:當日出席畢業典禮的畢業生共有59名,他們在眾嘉賓及親友的見證下獲頒授榮譽學士學位、高級文憑、專業文憑及文憑。 圖片下載: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u/0/folders/1AorKuHRPc89PK_XVlcDMDx-WJGiJVjP2 傳媒查詢:聯絡人:林寶艷女士 (Ms Joyce Lam)職銜:發展及傳訊處經理電話︰(852) 5804 4144電郵︰bylam@gratia.edu.hk傳真︰(852) 2116 1586

宏恩基督教學院舉行「網上資訊週」

透過生活化的主題講座 提供行業及升學資訊 2023-06-13  宏恩基督教學院(下稱「宏恩」)將於2023年6月26 至 30日,每日下午6時至7時,一連五晚,舉行「網上資訊週」️,透過ZOOM軟件進行一系列主題講座,內容涵蓋商業服務、基督教事工、社會工作、心理及輔導學及幼兒教育相關的資訊,以及最新的課程,費用全免。網上報名參加:https://forms.gle/KVhn1uHxoQkEvk417 「網上資訊週」內容及講者詳情如下: 日期 主題講座 講者 26/6/2023(星期一) 通過可持續發展目標 (SDG) + ESG實現轉型新思維和忠誠的合作伙伴 李本立先生 (Mr Bernard LEE)香港東區扶輪社前社長及香港資優教育教師協會副主席李尚信先生 (Mr Samson LEE)高爾街集團及愛享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行政總裁楊慕貞博士 (Dr Shirley YEUNG)宏恩基督教學院 商學院副教授兼系主任 27/6/2023(星期二) 未來的斜棟人生之「信徒/牧者」 楊慶球牧師/博士 (Rev Dr Jason YEUNG)宏恩基督教學院基督教事工學院學院顧問及客席教授吳瑞龍牧師/博士 (Rev Dr Edmund NG)宏恩基督教學院基督教事工學院高級講師兼系主任 28/6/2023(星期三) 社工如何提升個人的精神健康 王錦聰博士 (Dr K C WONG)宏恩基督教學院社會工作學院助理教授兼副系主任 29/6/2023(星期四) 正向心理學 – 生活實用篇 黃葉仲萍博士 (Dr Susanna WONG)宏恩基督教學院教育及心理學院副教授兼署理系主任錢鋒博士 (Dr CHIN Fung)宏恩基督教學院教育及心理學院助理教授兼副系主任 30/6/2023(星期五) 培養小孩語言運用 – 啟蒙篇 布定邦先生 (Mr Nathaniel BRUCE)宏恩基督教學院教育及心理學院講師 宏恩基督教學院為一所提供博雅與專業教育的私立基督教專上學院,課程結合基督信仰及學術教育,致力培育才德兼備的僕人領袖。學院提供之榮譽學士學位課程(社會工作、心理學、服務管理、基督教事工)、高級文憑課程(幼兒教育、社會工作、心理及輔導學、轉化型商業管理、基督教事工)、物業及設施管理專業文憑及大學基礎文憑課程,將於2023年9月開課,現正接受報名,詳情請瀏覽院校網站 www1.gcc.edu.hk。(查詢:5804 4143 / […]

正向教育提升學生學習動機 締造愉快校園生活

2023-04-22 新冠疫情持續數年,本港學習環境及教學模式出現重大轉變。學生在疫情中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如何幫助他們重拾學習動力和積極心態? 為了讓大眾了解正向教育的重要性,宏恩基督教學院及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於2023年4月22日發佈了「正向教育建構快樂校園2023」報告。研究於2016至2022年間進行,是次研究共設計了24條問題,訪問了523名家長,有助於了解其子女在接受正向教育下的影響及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學校推行正向教育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建立師生關係及提高對學校生活的投入感。宏恩基督教學院 教育及心理學院助理教授兼副系主任 錢鋒博士表示是次研究中,結構方程模型模式配適度指標CFI為0.908,近似方根誤差值RMESA為0.081,顯示了本次研究的科學性和可靠性。 是次研究主要測量學校五項重要元素,包括:老師關愛學生、學生之間良性互動、愉快的學習氣氛、自主學習及主動投入校園生活。結果發現當學校主動推行正向教育,重視建立良好師生關係及學生正向情緒,約七成學生學習時會感到十分愉快及愉快、九成學生會對學校生活感到十分愉快及愉快、五成學生會經常或常常自覺地做功課、以及六成學生會經常或常常自覺地在學校主動幫助別人。 幸福感的五項元素有正面情緒、正向關係、投入感、意義和成就感,稱為PERMA (Martin Seligman,2011),本研究也證實良好的師生關係及正向情緒能帶動學生投入校園生活及主動學習,有助於提升學生的幸福感。全面復常上學已有一段時間,研究團隊提議全面推行正向教育,提升校內每位成員的身心幸福狀態,修補疫情缺課對學生所做成之影響,締造愉快校園生活。研究團隊認為學校推行正向教育須包括以下元素: 一、 提升學校持份者的正面情緒和心理質素二、 提供豐富多元化學習經歷,支持及鼓勵學生投入學習三、 建立關愛、接納的師生及生生關係四、 建立學生正向信念及有意義的校園生活五、 發展學生多元潛能,為學生製造成功機會 立法會議員(教育界) 朱國強校長指出,是次研究發現,PERMA 對學校整體發揮了很大的正面作用,而「情緒」及「與老師、學生及家長的關係」對小朋友的整體狀態、表現及學習動機有著深遠影響。有見及此,學校為全校老師進行相關培訓,包括 NLP 國際認可執行師及 PD 正面管教家長培訓師課程,以更有效掌握學生心理,了解其想法,再透過關愛和正面說話技巧引導他們有正向情緒和信念,從而幫助他們有效發揮自己。此外,正向心理學認為「比較」會造成負面影響,相反,在無比較情況下,設定目標會令人進入理想狀態。故學校制定各項措施,減少比較,讓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目標,從而令學生發揮潛能。例如平均成績分班,成績表無顯示大部分學生名次,並教育家長勿將子女與其他人比較。然而,香港考試主導的模式和派位機制充滿競爭和比較,容易令學生產生挫敗感,極需要盡快改變政策,在這些政策中引入正向教育元素,以提升學生的情緒和狀態。 朱校長建議政府應透過兩大方面著手,首先在教師培訓上,特別訓輔組、社工、副校長或校長,應接受專業的培訓,如 PSMCD 課程,學習專業知識,為情緒受困的家長和學生們提供專業協助。另外,政府應成立獨立部門,研究將真正及全面的正向教育推廣到中小學,以協助學生在個人發展上有正面影響。 他期望教育局研究如何推廣「求學不是求分數」的信念,改變「用外在成績去界定學校和學生價值」的意識形態。着重學生整體人格福祉,為學生度身訂造學習目標與教學方法,減少傾斜思維,避免單向催谷成績。舉辦體驗式的正向教育工作坊,讓教育局官員體驗並理解這些工作坊對教師的價值。加強訓輔組和價值教育組的資源和培訓,並聘請正向教育專家,在局內及學校層面全面推廣正向教育信念。 朱校長建議教育局應該持續在師資培訓機構和社工培訓的大學裡,有系統地加入正向教育元素和實地考察推廣正向教育傑出的學校和機構。校長認證課程中加入正向教育元素(同理心尤為重要),讓準校長深入了解世界各地正向教育的發展和實踐情況。 正向教育學院總監 鍾明崇先生表示正向教育的理念是以提高學生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為目標的教育方法。它主要關注學生的個人成長和發展。正向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基於PERMA五大元素,即正面情緒、投入感、正向關係、意義和成就感,這些元素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正向的心態和情感,提高其學習動機和學業成就。就香港學校的普遍情況,鍾先生指出兩大重點: 第一,正向教育的理念必須成為學校文化,融入日常教學。本港學校普遍將正向教育視為支援訓導或輔導的方法,用作協助有需要的個別學生。然而,學生的情緒問題並非一日之寒,在問題爆發時才處理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他表示:「正向教育是預防性策略。學校必須將其理念融入到學校的文化中,建立正向氛圍,並將其納入到日常教學中。這樣可以確保學生在學校中得到全面的支持和指導,讓學生學習到如何建立積極的心態和情感,提高其學習動機和學業成就。」 第二,教育工作者必須了解心理健康對學習動機和學術表現的影響。環球的研究皆顯示,正向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減輕壓力和焦慮,提高學習動機和學業成就(Suldo, Shaunessy, & Hardesty, 2008)。在一項對新加坡的學生進行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接受正向教育的學生在閱讀能力、數學能力和自我概念方面表現更好(Ong et al., 2017)。同樣,在一項對美國中學生進行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接受正向教育的學生在學業成績和學習態度方面表現更好(Waters et al., 2010)。鍾先生指出透過正向教育,學生能夠建立更積極的心態和情感,進而提高學習動機和學業成就,最終得以提升教學成效。 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 呂靜儀副校長表示是次研究證實學生的愉快校園Happy School不只是減少學生的功課及考試壓力,重點是要讓學生的校園生活加入PERMA正向教育元素。其中,正面的師生及生生關係、正向情緒更是PERMA的首要元素,帶動學生投入校園生活及主動學習。 她表示,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推行正面文化多年,積極推動教師及家長正向教育相關的培訓。教師團隊制訂正向約章,以正向信念培育學生,了解學生的心理及成長需要。眼見小一學生的學習壓力大,學校早於2015年開始刪除小一考試政策,讓小一學生更容易適應小學生活,減少焦慮感,有助學生對學習及學校生活建立正面情緒。除了減輕考試及功課壓力外,學校更積極推行正向教育,其中配合PERMA的策略包括:1、 以豐富多元化的活動及班級經營等,建立師生及生生關係,推展生命教育,培養學生感恩習慣及正面積極的價值觀;2、 配合校園真實的大自然環境,發展以森林為題的課程,引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及興趣。學習過程中,教師不會以學生學術成績作比較,而是著重欣賞學生的不同能力,讓學生對學習保持正面的情緒;3、 教師對學生抱有適切期望,鼓勵學生追求卓越,並於校內提供不同機會,如圖書館領袖生、快樂大使、螢火蟲大使、蝴蝶大使、寵物飼養員及基本法大使等,讓他們學習承擔不同責任、發揮所長,從而培養學生自信心、責任感及領導才能,藉此營造校園互助互愛之氣氛;4、 著重發展學生的多元潛能,除了在上課時間表內設有多元活動堂外,亦會恆常設有不同學科的成果展、學生分享會、音樂大課表演等,為學生不斷製造成功機會。 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學生家長 蘇雪瑩女士表示學校的校園環境對推行正向教育有很大的優勢。不少研究報告指出,多接觸大自然對小朋友的情緒、創意思維、專注力、免疫力等有很大幫助。她認為嶺英學校的正向教育無孔不入地滲透各個層面:老師關愛學生、重視與學生的關係、以及用正向語言與家長及學生溝通等。學生在校園經歷豐富,能讓他們投入校園生活,例如學校現時有很多課外活動,令就讀其他學校的朋友驚訝不已,例如到高爾夫球場進行高爾夫訓練、模擬在森林找水源求生活動、螢火蟲及蝴蝶大使、晚間觀星等。這些與眾不同的學習體驗除了拓寬學生的視野,也令他們非常投入及期待校園的各樣學習經歷。 學校的正向教育在方方面面實踐,學生在耳濡目染的正向校園環境下,也學習到不同的正向溝通技巧。此外,蘇女士認為學校推行正向教育,按學生能力安排課程也十分重要,而不是只靠「谷」。學校擅長掌握學生學習能力的「舒適區」,再從「舒適區」作橫向及縱向發展學習內容,才能讓學生有興趣及動機學習。推行正向校園的首要目的是讓學生喜歡上學,才有機會發生「良迴圈」,最終達致良好的學習果效。作為家長,亦要學習正向及放大視野,那麼下一個科技歷程類CHATGPT才有機會由香港學生發明。 問卷調查召集人:宏恩基督教學院 教育及心理學院助理教授兼副系主任錢鋒博士電郵:fchin@gratia.edu.hk 傳媒查詢:宏恩基督教學院 發展及傳訊處經理林寶艷女士 (Ms Joyce Lam)電話︰(852) […]

正向教育提升學生學習動機 締造愉快校園生活 (Chinese only)

2023-04-22 新冠疫情持續數年,本港學習環境及教學模式出現重大轉變。學生在疫情中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如何幫助他們重拾學習動力和積極心態? 為了讓大眾了解正向教育的重要性,宏恩基督教學院及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於2023年4月22日發佈了「正向教育建構快樂校園2023」報告。研究於2016至2022年間進行,是次研究共設計了24條問題,訪問了523名家長,有助於了解其子女在接受正向教育下的影響及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學校推行正向教育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建立師生關係及提高對學校生活的投入感。宏恩基督教學院 教育及心理學院助理教授兼副系主任 錢鋒博士表示是次研究中,結構方程模型模式配適度指標CFI為0.908,近似方根誤差值RMESA為0.081,顯示了本次研究的科學性和可靠性。 是次研究主要測量學校五項重要元素,包括:老師關愛學生、學生之間良性互動、愉快的學習氣氛、自主學習及主動投入校園生活。結果發現當學校主動推行正向教育,重視建立良好師生關係及學生正向情緒,約七成學生學習時會感到十分愉快及愉快、九成學生會對學校生活感到十分愉快及愉快、五成學生會經常或常常自覺地做功課、以及六成學生會經常或常常自覺地在學校主動幫助別人。 幸福感的五項元素有正面情緒、正向關係、投入感、意義和成就感,稱為PERMA (Martin Seligman,2011),本研究也證實良好的師生關係及正向情緒能帶動學生投入校園生活及主動學習,有助於提升學生的幸福感。全面復常上學已有一段時間,研究團隊提議全面推行正向教育,提升校內每位成員的身心幸福狀態,修補疫情缺課對學生所做成之影響,締造愉快校園生活。研究團隊認為學校推行正向教育須包括以下元素: 一、 提升學校持份者的正面情緒和心理質素二、 提供豐富多元化學習經歷,支持及鼓勵學生投入學習三、 建立關愛、接納的師生及生生關係四、 建立學生正向信念及有意義的校園生活五、 發展學生多元潛能,為學生製造成功機會 立法會議員(教育界) 朱國強校長指出,是次研究發現,PERMA 對學校整體發揮了很大的正面作用,而「情緒」及「與老師、學生及家長的關係」對小朋友的整體狀態、表現及學習動機有著深遠影響。有見及此,學校為全校老師進行相關培訓,包括 NLP 國際認可執行師及 PD 正面管教家長培訓師課程,以更有效掌握學生心理,了解其想法,再透過關愛和正面說話技巧引導他們有正向情緒和信念,從而幫助他們有效發揮自己。此外,正向心理學認為「比較」會造成負面影響,相反,在無比較情況下,設定目標會令人進入理想狀態。故學校制定各項措施,減少比較,讓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目標,從而令學生發揮潛能。例如平均成績分班,成績表無顯示大部分學生名次,並教育家長勿將子女與其他人比較。然而,香港考試主導的模式和派位機制充滿競爭和比較,容易令學生產生挫敗感,極需要盡快改變政策,在這些政策中引入正向教育元素,以提升學生的情緒和狀態。 朱校長建議政府應透過兩大方面著手,首先在教師培訓上,特別訓輔組、社工、副校長或校長,應接受專業的培訓,如 PSMCD 課程,學習專業知識,為情緒受困的家長和學生們提供專業協助。另外,政府應成立獨立部門,研究將真正及全面的正向教育推廣到中小學,以協助學生在個人發展上有正面影響。 他期望教育局研究如何推廣「求學不是求分數」的信念,改變「用外在成績去界定學校和學生價值」的意識形態。着重學生整體人格福祉,為學生度身訂造學習目標與教學方法,減少傾斜思維,避免單向催谷成績。舉辦體驗式的正向教育工作坊,讓教育局官員體驗並理解這些工作坊對教師的價值。加強訓輔組和價值教育組的資源和培訓,並聘請正向教育專家,在局內及學校層面全面推廣正向教育信念。 朱校長建議教育局應該持續在師資培訓機構和社工培訓的大學裡,有系統地加入正向教育元素和實地考察推廣正向教育傑出的學校和機構。校長認證課程中加入正向教育元素(同理心尤為重要),讓準校長深入了解世界各地正向教育的發展和實踐情況。 正向教育學院總監 鍾明崇先生表示正向教育的理念是以提高學生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為目標的教育方法。它主要關注學生的個人成長和發展。正向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基於PERMA五大元素,即正面情緒、投入感、正向關係、意義和成就感,這些元素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正向的心態和情感,提高其學習動機和學業成就。就香港學校的普遍情況,鍾先生指出兩大重點: 第一,正向教育的理念必須成為學校文化,融入日常教學。本港學校普遍將正向教育視為支援訓導或輔導的方法,用作協助有需要的個別學生。然而,學生的情緒問題並非一日之寒,在問題爆發時才處理是治標不治本的做法。他表示:「正向教育是預防性策略。學校必須將其理念融入到學校的文化中,建立正向氛圍,並將其納入到日常教學中。這樣可以確保學生在學校中得到全面的支持和指導,讓學生學習到如何建立積極的心態和情感,提高其學習動機和學業成就。」 第二,教育工作者必須了解心理健康對學習動機和學術表現的影響。環球的研究皆顯示,正向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減輕壓力和焦慮,提高學習動機和學業成就(Suldo, Shaunessy, & Hardesty, 2008)。在一項對新加坡的學生進行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接受正向教育的學生在閱讀能力、數學能力和自我概念方面表現更好(Ong et al., 2017)。同樣,在一項對美國中學生進行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接受正向教育的學生在學業成績和學習態度方面表現更好(Waters et al., 2010)。鍾先生指出透過正向教育,學生能夠建立更積極的心態和情感,進而提高學習動機和學業成就,最終得以提升教學成效。 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 呂靜儀副校長表示是次研究證實學生的愉快校園Happy School不只是減少學生的功課及考試壓力,重點是要讓學生的校園生活加入PERMA正向教育元素。其中,正面的師生及生生關係、正向情緒更是PERMA的首要元素,帶動學生投入校園生活及主動學習。 她表示,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推行正面文化多年,積極推動教師及家長正向教育相關的培訓。教師團隊制訂正向約章,以正向信念培育學生,了解學生的心理及成長需要。眼見小一學生的學習壓力大,學校早於2015年開始刪除小一考試政策,讓小一學生更容易適應小學生活,減少焦慮感,有助學生對學習及學校生活建立正面情緒。除了減輕考試及功課壓力外,學校更積極推行正向教育,其中配合PERMA的策略包括:1、 以豐富多元化的活動及班級經營等,建立師生及生生關係,推展生命教育,培養學生感恩習慣及正面積極的價值觀;2、 配合校園真實的大自然環境,發展以森林為題的課程,引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及興趣。學習過程中,教師不會以學生學術成績作比較,而是著重欣賞學生的不同能力,讓學生對學習保持正面的情緒;3、 教師對學生抱有適切期望,鼓勵學生追求卓越,並於校內提供不同機會,如圖書館領袖生、快樂大使、螢火蟲大使、蝴蝶大使、寵物飼養員及基本法大使等,讓他們學習承擔不同責任、發揮所長,從而培養學生自信心、責任感及領導才能,藉此營造校園互助互愛之氣氛;4、 著重發展學生的多元潛能,除了在上課時間表內設有多元活動堂外,亦會恆常設有不同學科的成果展、學生分享會、音樂大課表演等,為學生不斷製造成功機會。 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學生家長 蘇雪瑩女士表示學校的校園環境對推行正向教育有很大的優勢。不少研究報告指出,多接觸大自然對小朋友的情緒、創意思維、專注力、免疫力等有很大幫助。她認為嶺英學校的正向教育無孔不入地滲透各個層面:老師關愛學生、重視與學生的關係、以及用正向語言與家長及學生溝通等。學生在校園經歷豐富,能讓他們投入校園生活,例如學校現時有很多課外活動,令就讀其他學校的朋友驚訝不已,例如到高爾夫球場進行高爾夫訓練、模擬在森林找水源求生活動、螢火蟲及蝴蝶大使、晚間觀星等。這些與眾不同的學習體驗除了拓寬學生的視野,也令他們非常投入及期待校園的各樣學習經歷。 學校的正向教育在方方面面實踐,學生在耳濡目染的正向校園環境下,也學習到不同的正向溝通技巧。此外,蘇女士認為學校推行正向教育,按學生能力安排課程也十分重要,而不是只靠「谷」。學校擅長掌握學生學習能力的「舒適區」,再從「舒適區」作橫向及縱向發展學習內容,才能讓學生有興趣及動機學習。推行正向校園的首要目的是讓學生喜歡上學,才有機會發生「良迴圈」,最終達致良好的學習果效。作為家長,亦要學習正向及放大視野,那麼下一個科技歷程類CHATGPT才有機會由香港學生發明。 問卷調查召集人:宏恩基督教學院 教育及心理學院助理教授兼副系主任錢鋒博士電郵:fchin@gratia.edu.hk 傳媒查詢:宏恩基督教學院 發展及傳訊處經理林寶艷女士 (Ms Joyce Lam)電話︰(852) […]

宏恩基督教學院畢業典禮

出席典禮之畢業生獲頒授榮譽學士學位、高級文憑及文憑 2022-11-11 宏恩基督教學院於2022年11月4日舉行畢業典禮,頒授榮譽學士學位、高級文憑及文憑予2019-2022學年畢業的學生。學院很榮幸邀請到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 大紫荊勳賢, GBS, MH, JP 在百忙之中抽空出席典禮及擔任主禮嘉賓;宏恩基督教學院校董會主席原樹華先生主持頒授儀式;宏恩基督教學院校長崔康常博士, BBS, JP及出席典禮之校董會成員分別頒發畢業證書給各畢業生。當晚出席典禮的畢業生約有130名,學院校董會成員、校務行政議會成員、教學團隊及畢業生親友亦一同見證此重要的時刻,分享他們的喜悅。 主禮嘉賓陳茂波司長於典禮上致辭時表示:「政府尤其重視青年發展,致力透過教育栽培青年人,並提供有利環境,讓他們在社會盡展所長,貢獻香港、國家以至世界各地,政府亦會提出一系列措施,協助青年人解決他們的困難。」他亦勉勵畢業生繼續持守宏恩「CHRIST」的核心價值(C – Commitment 承擔、H – Humility 謙卑、R – Resilience 堅毅、I – Integrity 誠信、S – Service服侍、T – Teamwork 團隊合作)及僕人領袖的精神,榮神益人,將祝福延續下去。 宏恩基督教學院校長崔康常博士在典禮上衷心恭賀一眾畢業生學有所成,他深信畢業生在宏恩所學習到的知識和經驗,以及所建立的人脈網絡必定畢生受用。崔校長亦勉勵畢業生:「雖然畢業的同學已投身社會工作,宏恩永遠會給予你們最大的支持,歡迎畢業生探訪母校及參與學院的活動。」最後,他祝願各位畢業生在未來的生活和工作上都充滿上帝的恩典和引領。 出席畢業典禮的畢業生分別來自工商管理榮譽學士(服務營銷及管理)課程、社會工作榮譽學士課程、心理學榮譽學士課程、幼兒教育高級文憑課程、心理及輔導學高級文憑課程、轉化型商業管理高級文憑課程、基督教事工高級文憑課程及大學基礎文憑課程。典禮當晚的氣氛既莊嚴又溫馨,所有出席的畢業生和嘉賓均渡過了一個美好及難忘的晚上。 圖片說明: 圖 1: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 大紫荊勳賢, GBS, MH, JP 出席宏恩基督教學院於2022年11月4日舉行之畢業典禮,並擔任主禮嘉賓。 圖 2:宏恩基督教學院校長崔康常博士, BBS, JP 表示宏恩永遠會給予畢業生最大的支持,亦歡迎他們探訪母校及參與學院的活動。 圖 3:宏恩基督教學院校董會主席原樹華先生(左)、主禮嘉賓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中)與宏恩基督教學院校長崔康常博士(右)合照。 圖 4:當晚出席畢業典禮的畢業生約有130名,他們在眾嘉賓及親友的見證下獲頒授榮譽學士學位、高級文憑及文憑。 圖片下載: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Knzyi8NpdB3-UApOxnjwXEOmf2BMFV3P?usp=share_link 傳媒查詢:聯絡人:林寶艷女士 (Ms Joyce Lam)職銜:發展及傳訊處經理電話︰(852) 5804 4144電郵︰bylam@gratia.edu.hk傳真︰(852) 2116 1586

宏恩基督教學院「基督教事工課程」異象分享暨感恩午餐會 (Chinese Only)

2022-07-05 宏恩基督教學院(下稱「宏恩」)於2022年6月29日舉行「基督教事工課程」異象分享暨感恩午餐會,並邀請到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前秘書長蘇國生博士擔任主禮嘉賓,透過活動向教會牧者、中學校長及機構代表等各界賢達,分享異象及介紹兩個「基督教事工課程」。 宏恩分別於2019年及2021年開辦資歷架構第4級的「基督教事工高級文憑課程」及第5級的「基督教事工榮譽學士課程」,在全港自資專上院校中,成為首間獲政府資歷架構認可開辦基督教事工學位課程的大專院校。兩個課程均提供全日制及兼讀制之上課模式;畢業學員可於教會、學校、基督教機構服務,亦可以申請政府職位等。課程將於2022年9月開課。 宏恩基督教學院校長崔康常博士表示:「宏恩基督教學院的異象是按聖經真理栽培學生成為僕人領袖,服務社會。宏恩的教學團隊期望學生可以透過修讀課程取得備受認可的學歷之餘,更重要的是他們的生命得著成長。宏恩於2022-23學年增辦『社會工作高級文憑課程』及『社會工作榮譽學士課程』兼讀制轉制修讀模式,栽培更多學生服務社會,進一步實踐學院的願景及使命。」他透露,宏恩現時收到的入學申請人數較去年上升1.5倍,他希望學院未來繼續向前邁進,為社會培育更多僕人領袖。 午餐會的主禮嘉賓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前秘書長蘇國生博士致辭時,以四個英文字母「M」開頭的詞彙作分享 – Momentum(動量)、Mission(使命)、Message(信息)及Maturity(成熟),並勉勵宏恩持續發展。他表示:「宏恩基督教學院成立的日子雖短,但學院的異象及使命清晰,教學團隊以身教及言教培育學生具備『CHRIST』的核心價值,謙卑委身的向著目標進發。」他寄語宏恩將來繼續「凝聚動量,持守使命,成為信息,邁向成熟」。 宏恩的教學團隊及學生亦在午餐會上分享及對話。其中,學生分享自己修讀課程的原因及課程為他們帶來的改變,他們亦感謝教學團隊的悉心栽培,裝備他們將來服侍社會。 圖片說明: 圖1:宏恩基督教學院校長崔康常博士(左)於午餐會上致送紀念品給主禮嘉賓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前秘書長蘇國生博士(右)。 圖2:「基督教事工課程」學生於午餐會上分享各人經歷及修讀課程的心得。 圖片下載: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fQKAgr0iRdLgzT3jqFtekK-eUWQiULQ9?usp=sharing 傳媒查詢:聯絡人:林寶艷女士 (Ms Joyce Lam)職銜:發展及傳訊處經理電話︰(852) 5804 4144電郵︰bylam@gratia.edu.hk傳真︰(852) 2116 1586

鼓勵學生關注弱勢社群 宏恩「社會工作榮譽學士課程」畢業生出路理想 (Chinese only)

鼓勵學生關注弱勢社群 宏恩「社會工作榮譽學士課程」畢業生出路理想 (Chinese only) 2021-11-15 宏恩基督教學院(下稱「宏恩」)的「社會工作榮譽學士課程」,自2015年開辦以來,至今已有三屆畢業生。課程早已通過審批,畢業生可成為註冊社工,課程設計結合理論與實習,鼓勵學生關注弱勢社群,畢業生的資歷及表現均備受認可,出路理想,每年報讀課程的學生人數不斷上升。 專業社工培訓 關注弱勢社群 「社會工作榮譽學士課程」獲本港兩個法定機構 ── 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及社會工作者註冊局認可開辦,學生畢業後可成為註冊社工。課程內容包括社會學、人格發展、社會政策等基礎學科;在修讀期間,學生亦須進行兩次實習和實習準備之相關活動,合共九百小時才能畢業。現時宏恩與大約一百多間機構合作,分別提供青少年服務、長者服務、精神健康,以及少數族裔服務計劃,以供學生進行實習。 宏恩基督教學院社會工作學院系主任李建賢博士指:「宏恩的社工課程的特色是關注弱勢社群,當中設有選修科包括社會排斥、家庭暴力挑戰等社會議題。我們期望學生將來畢業後,能夠有足夠的知識及能力服務巿民大眾,尤其是弱勢社群。」 社工行業前景樂觀 畢業生薪酬為社工界的中位數 李博士認為社工行業的前景樂觀,例如政府將考慮派遣駐校社工到幼稚園和著手解決基層住屋等問題,加上本港人口老化,都需要社工支援。他透露:「宏恩『社會工作榮譽學士課程』畢業生的薪酬為社工界的中位數,與其他院校之社工系畢業生的薪酬沒有太大分別,反映畢業生的資歷和表現皆備受肯定,認為是令人鼓舞的消息。」 在收生方面,李博士表示:「報讀社工學位課程的學生,成績優秀未必是最主要的取錄條件,學院將優先考慮學生修讀課程的動機,聆聽他們的經歷和想法。我們會著重取錄動機比較強的學生,因為相信他們在畢業後定會全情投入當社工,服務社群;至於宗教信仰或家庭背景等因素是不會影響取錄結果的。」 課程已開始接受報名,包括一年級及三年級入學申請,2022年應屆香港中學文憑試 (HKDSE) 成績優異的中六畢業生,更可申請入學獎學金。 圖片說明: 圖1:宏恩基督教學院去年與社福機構合作,為社工學生安排共融藝術合作活動,做好實習準備。 圖2:宏恩基督教學院社會工作學院系主任李建賢博士 圖片下載: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lZD9FauQnsapBvmMTCmizSZ41iIv9CHq?usp=sharing 傳媒查詢:聯絡人:林寶艷女士 (Ms Joyce Lam)職銜:發展及傳訊處經理電話︰(852) 5804 4144電郵︰bylam@gratia.edu.hk傳真︰(852) 2116 1586

宏恩「社工學位課程」認受性高出路理想 符合資格之應屆DSE考生可申請獎學金 (Chinese only)

2021-08-05 宏恩基督教學院於2015年開辦「社會工作榮譽學士課程」 (Bachelor of Social Work (Honours) Programme) ,旨在栽培有志投身社會工作及服務人群的學生。課程早已通過評審,提供全面專業社工培訓,由於認受性高,畢業生出路理想,符合資格之應屆中六畢業生更可申請獎學金,有機會無須繳交學費完成四年課程,課程將於9月開課。 全面專業社工培訓 課程提供全面的專業培訓,透過課堂、參觀、實習、研究等方式,裝備學生成為專業社會工作從業員,協助有需要的服務使用者。學生需按社會工作者註冊局要求完成最少兩次分別400小時的實習,學院會安排實習前準備和工作坊等相關活動 (100小時) ,幫助學生掌握實習時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學院按學生的志向安排實習機構,當中亦包括海外實習機會。 此外,學院也會安排學生參觀不同類型的機構、參與研究及社區服務等活動,將理論與實務結合,了解社會各階層的需要,學以致用。 除了栽培學生成為專業社工外,課程更著重基督教信仰的價值培育,期望學生成為「僕人領袖」,實踐「CHRIST」 價值:承擔 (Commitment) 、謙卑 (Humility) 、堅毅 (Resilience) 、誠信 (Integrity) 、服侍 (Service) 及團隊合作 (Teamwork) ,應用在社會工作範疇上。 課程認受性高 畢業生出路理想 課程早獲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和社會工作者註冊局審批認可,畢業生能成為註冊社會工作者,可於社會福利署或社福機構服務,擔任助理社會工作主任 (ASWO) 或相等職位。過去兩屆畢業生的入職情況理想,反映同學的能力已獲得社會認同。根據學院於2019-20年度畢業生升學及就業調查統計資料顯示,月薪達港幣20,000元或以上的全職受僱畢業生佔80%,而當中「社會工作榮譽學士課程」畢業生佔75%。 中原慈善基金宏恩獎學金 報讀此課程之應屆中六畢業生,於香港中學文憑試 (HKDSE) 成績考獲「3322」或以上,並獲中學校長或教會牧者推薦,即可申請「中原慈善基金宏恩獎學金」。連同政府免入息審查資助計劃 (NMTSS) ,成功申請人士首年無須繳交學費,其後有條件按年續領獎學金。 圖片說明: 圖 1:宏恩基督教學院「社會工作榮譽學士課程」學生透過參與社區研究項目,了解社區問題及不同階層人士的需要。 圖 2:2020-21年度,兩位宏恩基督教學院「社會工作榮譽學士課程」學生獲頒「中原慈善基金宏恩獎學金」,首年無須繳交學費。 圖片下載: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I7sDr-Eo84jVSM4iRrTIl7WnwNCkTz-a?usp=sharing 傳媒及學院資訊查詢:聯絡人:林寶艷女士 (Ms Joyce Lam)職銜:發展及傳訊處經理電話︰(852) 5804 4144電郵︰bylam@gratia.edu.hk傳真︰(852) 2116 1586